梪字的含义
梪字的解释
梪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dòu
- 繁体:梪
- 笔画:11
- 部首:木
梪字寓意
【梪】梪 dòu 古同“豆”,古代盛食物的木制器皿:“爵鹿柤梪。
梪字解释
【梪】[①][dòu][《廣韻》田候切,去候,定。](1)古代食器,礼器。即豆。(2)见“常梪”。
梪字诗词来源
【梪】别观蒲萄带实垂,江南豆莞生连枝。南梁·作者:萧纲《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一》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唐·作者: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盘豆绿云上古驿,望思台下使人愁。中唐·作者:权德舆《盘豆驿》
一豆聊供游冶郎,去时忙唤锁仓琅。唐·作者:史凤《闭门羹》
蛮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风野艇秋。唐·作者:皇甫松《浪淘沙二首 其二》
驽马虽然贪短豆,野麋终是忆长林。唐·作者:张怀《吴江别王长史》
新绣笼裙豆蔻花,路人笑上返金车。唐·作者:于鹄《赠碧玉》
豆登五山瀛四尊,熙熙釂酬笑语言。中唐·作者: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豆苗鹿嚼解乌毒,艾叶雀衔夺燕巢。唐·作者: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其十》
近来兼爱休粮药,柏叶纱罗杂豆黄。中唐·作者:元稹《酬孝甫见赠十首 其五》
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中唐·作者:贾岛《詶姚合》
瘴山江上重相见,醉里同看豆蔻花。唐·作者:李涉《与梧州刘中丞》
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唐·作者:许浑《村舍二首 其一》
一顷豆花三顷竹,想应抛却钓鱼船。唐·作者:许浑《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
胡为空山百草花,倏尔笾豆肆我旁。中唐·作者:萧祐《游石堂观》
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唐·作者:不详《本草采萍时日歌》
衣飘豆蔻减浓香,脸射芙蓉失娇色。唐·作者:李惟《霍小玉歌 其一》
白缕贯睛行五百,斑如撒豆勿同看。唐·作者:徐成《宝金篇》
眼似垂铃紫色浸,睛如彻豆要分明。唐·作者:徐成《宝金歌》
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叶寒。唐·作者:曹唐《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其五》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唐·作者: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盘豆绿云上古驿,望思台下使人愁。中唐·作者:权德舆《盘豆驿》
一豆聊供游冶郎,去时忙唤锁仓琅。唐·作者:史凤《闭门羹》
蛮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风野艇秋。唐·作者:皇甫松《浪淘沙二首 其二》
驽马虽然贪短豆,野麋终是忆长林。唐·作者:张怀《吴江别王长史》
新绣笼裙豆蔻花,路人笑上返金车。唐·作者:于鹄《赠碧玉》
豆登五山瀛四尊,熙熙釂酬笑语言。中唐·作者: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豆苗鹿嚼解乌毒,艾叶雀衔夺燕巢。唐·作者: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其十》
近来兼爱休粮药,柏叶纱罗杂豆黄。中唐·作者:元稹《酬孝甫见赠十首 其五》
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中唐·作者:贾岛《詶姚合》
瘴山江上重相见,醉里同看豆蔻花。唐·作者:李涉《与梧州刘中丞》
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唐·作者:许浑《村舍二首 其一》
一顷豆花三顷竹,想应抛却钓鱼船。唐·作者:许浑《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
胡为空山百草花,倏尔笾豆肆我旁。中唐·作者:萧祐《游石堂观》
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唐·作者:不详《本草采萍时日歌》
衣飘豆蔻减浓香,脸射芙蓉失娇色。唐·作者:李惟《霍小玉歌 其一》
白缕贯睛行五百,斑如撒豆勿同看。唐·作者:徐成《宝金篇》
眼似垂铃紫色浸,睛如彻豆要分明。唐·作者:徐成《宝金歌》
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叶寒。唐·作者:曹唐《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其五》
梪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梪】【辰集中】【木字部】 梪;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530第14【唐韻】田 切【集韻】大透切, 音豆。【廣韻】籩豆或作梪。古食肉器。【玉篇】薦羞葅醢也。木豆謂之梪。 又【博雅】合十曰升,升四曰梪。 又獨梪,樹名。【酉陽雜俎】獨梪樹,頓丘南應足山有之,高十餘丈,皮靑滑似流碧,枝榦上聳,子如五綵囊,葉如亡子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