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懇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kěn
  • 繁体:
  • 笔画:17
  • 部首:

懇字寓意

【懇】 kěn 见“恳”。

懇字解释

【懇】[①][kěn][《廣韻》康很切,上很,溪。]“恳1”的繁体字。亦作“貇1”。亦作“1”。(1)真诚,诚挚。(2)请求;干求。

懇字诗词来源

【懇】腾绛霄兮垂景祜,翘丹恳兮荷休徵。初唐·作者:武则天《唐大飨拜洛乐章 归和》
昔年曾到大海游,为采摩尼誓恳求。唐·作者: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一百九十八》
偏引五陵思恳切,要君知。唐·作者:敦煌曲子《浣溪沙 其一 五陵恳切二首》
若表恳诚心所志,愿将姿貌梦中来。中唐·作者:卢茂钦《无题》
出师表上留遗恳,犹自千年激壮夫。唐·作者:薛逢《题筹笔驿》
忽遇法王毡上坐,便陈疑恳向师前。唐·作者:罗汉和尚《歌》
空有新诗高华岳,已无丹恳出秦城。晚唐·作者:黄滔《旅怀》
位高名重不堪疑,恳让仪同帝亦知。晚唐·作者:孙元晏《齐 王僧虔》
衣中分减食中抽,恳意将来高座头。后晋至后周·作者:释圆鉴《修建寺殿募捐疏头辞十首 其六》
袁安辞气忠仍恳,吴汉精诚直且专。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
恳辞浮宦振家声,悬忆高堂指去程。北宋·作者:梁颢《赠淳于公归养》
沥恳青规动帝心,秋曹月殿宠光深。北宋·作者:杨亿《贺资政学士王侍郎》
沥恳囊封避政均,天恩从欲宠孤臣。北宋·作者:宋庠《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 其一》
恳避严庐十拜章,一麾重许出东方。北宋·作者:宋祁《中山公损疾二首 其二》
恳乞江南太守麾,过家为有故山期。北宋·作者:宋祁《送俞给事知宣州》
恳辞金殿得班春,藁箧相从素濑滨。北宋·作者:宋祁《祗答提举观文丁右丞》
留符恳避离宫籥,怀绶贪过白昼乡。北宋·作者:宋祁《龙图蔡学士镇高密》
侬今亦恳怀章请,假道尚应鲈正肥。北宋·作者:余靖《送凌屯田知和州》
荣驱轩驭归仁里,恳拜封章解计权。北宋·作者:文彦博《提举刘司封访别将赴滏阳辄成五十六言》
身在洛阳心魏阙,愿倾丹恳上公车。北宋·作者:文彦博《臣伏蒙圣恩今月二日就琼林苑特遣中使宠赐御诗仰味圣言恭披宸翰曲推恩礼过奖愚臣感愧之深负荷弗克辄课愚陋恭和圣制》

懇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懇】【卯集上】【心字部】 懇;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405第18【唐韻】康很切【集韻】【韻會】【正韻】口很切, 音墾。【說文】悃也。从心豤聲。本作 ,今作懇。【集韻】誠也。【廣韻】懇惻,至誠也。又信也。 又或作貇。【前漢·劉向傳】貇貇數奸死亡之誅。【師古註】款誠之意。 亦作頎。【禮·檀弓】頎乎其至也。【註】頎音懇,惻隱之貌。又【周禮·冬官考工記】是故輈欲頎典。【註】頎典,堅刃貌。【鄭司農云】頎,讀爲懇。典,讀爲殄。

与懇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懇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