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字的含义
位字的解释
位
- 五行:土
- 康熙笔画:7
- 拼音:wèi
- 繁体:位
- 笔画:7
- 部首:亻
位字寓意
【位】位 wèi 所处的地方:座位。部位。位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位于。 职务的高低:地位。职位。名位。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篡位。 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位。百位数。 量词,常用于人,表尊重:诸位。各位。几位客人。 姓。
位字解释
【位】[①][wèi][《廣韻》于愧切,去至,云。]“立2”的被通假字。(1)位置;方位。(2)职位;地位。(3)特指天子或王侯之位。(4)座位;位次。(5)古代祭祀神鬼所设立的牌位。(6)古代宫廷里中庭左右两侧。参见“位宁”。(7)使占据其应有的位置。(8)授予职位。(9)立,站立。(10)引申为居,处。(11)元代称皇室成员。(12)量词。用于称人。含敬意。(13)量词。用于称物。(14)多位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15)姓。明有位志高。[②][lì][《集韻》力至切,去至,來。]通“莅1”。到,临。
位字诗词来源
【位】官位普照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汉·作者:佚名《汉王氏镜铭》
思想君命幸复位,久处无成卒放弃。东汉·作者:王逸《琴思楚歌》
列宿垂象六位成。西晋·作者:傅玄《两仪诗》
率物以躬行尊位。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二》
三光以记物成形,四时以裁成正位。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七》
劲筱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魏徵葬日登凌烟阁赋七言诗》
腰玉煌煌千官事,明冰毕赋周在位。初唐·作者:富嘉谟《明冰篇》
鹖冠葛屦无名位,博弈赋诗聊遣意。盛唐·作者:李颀《同张员外諲詶荅之作》
虽云四十无禄位,曾与大军掌书记。盛唐·作者:李颀《别梁锽》
淫昏伪位神所恶,灭石者陵终不误。盛唐·作者:李颀《杂歌谣辞 郑樱桃歌》
三十六算世间知,七十二石列具位。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郎将虎贲居左右,常陈郎位居其后。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太微宫》
常陈七星不相误,郎位陈东一十五。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太微宫》
三三相连十欠一,阵车氐下骑官次,骑官下三车骑位。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三 东方七宿》
阴德门里两黄聚,尚书以次其位五。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
觜上坐旗真指天,尊卑之位九相连。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六 西方七宿》
钺下四星名水府,水位东边四星序。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一 南方七宿》
中央白者积尸气,鬼上四星是爟位。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二 南方七宿》
窃闻天子已传位,贤德北服南单于。唐·作者:杜甫《哀王孙》
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悲微休。唐·作者:杜甫《徐卿二子歌》
思想君命幸复位,久处无成卒放弃。东汉·作者:王逸《琴思楚歌》
列宿垂象六位成。西晋·作者:傅玄《两仪诗》
率物以躬行尊位。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二》
三光以记物成形,四时以裁成正位。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七》
劲筱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魏徵葬日登凌烟阁赋七言诗》
腰玉煌煌千官事,明冰毕赋周在位。初唐·作者:富嘉谟《明冰篇》
鹖冠葛屦无名位,博弈赋诗聊遣意。盛唐·作者:李颀《同张员外諲詶荅之作》
虽云四十无禄位,曾与大军掌书记。盛唐·作者:李颀《别梁锽》
淫昏伪位神所恶,灭石者陵终不误。盛唐·作者:李颀《杂歌谣辞 郑樱桃歌》
三十六算世间知,七十二石列具位。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郎将虎贲居左右,常陈郎位居其后。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太微宫》
常陈七星不相误,郎位陈东一十五。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太微宫》
三三相连十欠一,阵车氐下骑官次,骑官下三车骑位。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三 东方七宿》
阴德门里两黄聚,尚书以次其位五。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
觜上坐旗真指天,尊卑之位九相连。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六 西方七宿》
钺下四星名水府,水位东边四星序。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一 南方七宿》
中央白者积尸气,鬼上四星是爟位。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二 南方七宿》
窃闻天子已传位,贤德北服南单于。唐·作者:杜甫《哀王孙》
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悲微休。唐·作者:杜甫《徐卿二子歌》
位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位】【子集中】【人字部】 位; 康熙笔画:7; 页码:页98第07【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 音壝。【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廣韻】正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 又所也。【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朱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又姓。明位安。 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見【三國志】。 本作 。俗作位。 字原刻从亻从 。考證:〔【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面揖,〕 謹照原文面揖改而揖。〔【易·艮卦】君子思不出其位。【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謹按此論語經及朱註非易註也。易艮卦三字改爲論語二字,註上增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