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卂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3
  • 拼音:xùn
  • 繁体:
  • 笔画:3
  • 部首:

卂字寓意

【卂】 xùn 古同“迅”。

卂字解释

【卂】[①][xùn][《廣韻》息晉切,去震,心。]迅速,急疾。后作“迅”。

卂字诗词来源

【卂】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西汉·作者:刘彻《瓠子歌》
百年之命忽若倾,早知迅速秉烛行。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四时推迁迅不停。三秋萧瑟叶辞茎。南朝宋·作者:谢惠连《燕歌行》
自有长鸣须决胜,能驰迅走满先筹。唐·作者:蔡孚《打毬篇》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盛唐·作者:王维《老将行》
低回且向林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唐·作者:白居易《池鹤二首 其二》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西凉伎 刺封疆之臣也》
迅疾月边捎玉兔,迟回日里拂金鸡。中唐·作者:贾岛《病鹘吟》
六十六。日月迅走如奔蝮。唐·作者:敦煌曲子《百岁篇 其六 池新荷十首》
虚空往还最迅速,独脱自在不由人。唐·作者:傅翕《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十一 第十一章明法身体用自在》
刘方刘方审听我,流光迅速如飞过。中唐·作者:吕岩《赠刘方处士》
骊驹吐沫一奋迅,路人拥彗争珠玑。唐·作者:郑嵎《津阳门诗》
光阴倏忽暂须臾,浮世那能得久居。唐末五代初·作者:义存《住山后作》
奔涛入夏雷声迅,险嶂凌秋黛色浓。唐·作者:李翔《寄题寻真观》
狐狸窜伏不敢动,却下双鸣当迅飙。唐·作者:僧鸾《赠李粲秀才》
江涛迅激如相助,十二狞龙怒行雨。晚唐·作者:李沇《巫山高》
迸滴几山穿破石,迅飞层峤喷开云。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泉》
开闭善能若苦勤,奋迅光阴同一泰。北宋·作者:赵炅《逍遥歌 其七》
千轮佛火照层城,九陌香车击迅霆。北宋·作者:刘筠《灯夕寄献内翰虢略公》
丛植森荣还蓊蔚,夹流湍迅迥潺湲。宋·作者: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卂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卂】【子集下】【十字部】 卂; 康熙笔画:3; 页码:页155第18【唐韻】息晉切【集韻】思晉切, 音信。【說文】疾飛也。从飛而羽不見。【玉篇】亦作迅。

与卂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卂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卂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