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蔟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蔟字寓意

【蔟】 cù 蚕在上面做茧的东西,通常用稻草做成:蚕。 古同“簇”,丛聚。

蔟字解释

【蔟】[①][cù][《廣韻》千木切,入屋,清。](1)蚕簇。束稻麦秆为之,供蚕结茧。(2)巢,鸟窝。(3)丛聚;堆积。(4)量词。犹群。[②][còu][《廣韻》倉奏切,去候,清。]“族3”的被通假字。乐律名,古乐十二律中的第三律。[③][chuò]同“簎1”。叉取,刺破。

蔟字诗词来源

【蔟】碍日暮山青蔟蔟,漫天秋水白茫茫。唐·作者:白居易《登西楼忆行简》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蔟蔟水茫茫。唐·作者:白居易《登郢州白雪楼》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唐·作者:白居易《杂曲歌辞 其三 竹枝》
六十年来兵蔟蔟,月月食粮车辘辘。中唐·作者:元稹《乐府古题序 田家词》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唐末·作者:郑谷《峡中尝茶》
花落江堤蔟暖烟,雨馀草色远相连。唐末·作者:郑谷《曲江春草》
更无蔟蔟红妆点,犹有双双翠羽来。唐末·作者:吴融《题延寿坊东南角古池》
蔟蔟排弦声流美,因风独弄无宫徵。北宋·作者:赵炅《缘识 其二十五》
不如作茧依蚕蔟,以丝自裹还自足。北宋·作者:梅尧臣《和永叔六篇 其二 代鸠妇言》
夏璜荐缫旅大弓,太蔟为角谐函钟。南宋·作者:洪咨夔《罗浮高寿崔制置》
东篱秋色遍幽坡,蔟蔟金英洗露华。南宋·作者:释行海《赠日者应菊坡》
蔟蔟麻姑十二阑,倚空摇落总尘寰。元·作者:袁桷《秋山图》

蔟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蔟】【申集上】【艸字部】 蔟;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054第37【唐韻】【韻會】【正韻】 千木切,音簇。【說文】行蠶蓐。【晉書·左貴 傳】修成蠶蔟,分繭理絲。 又巢也。【周禮·秋官·硩蔟氏註】鄭司農云:蔟讀爲爵蔟之蔟,謂巢也。 又【韻會】與簇同,聚也,攢也。 又【廣韻】倉奏切【集韻】千 切, 音湊。律名。【禮·月令】律中太蔟。【註】太蔟,言陽氣大蔟,達于上也。 又同簎。【張衡·西京賦】叉蔟之攙捔。【註】楚角切。同簎。考證:〔【周禮·秋官·蜇蔟氏註】〕 謹照原文蜇改硩。

与蔟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蔟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