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撩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liáo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撩字寓意

【撩】 liāo 掀起:起衣襟。起头发。 用手舀着洒水:先水后扫地。 liáo 挑弄,引逗:拨。乱(纷乱,如“眼花”。亦作“缭乱”)。春色人。

撩字解释

【撩】[①][liáo][《廣韻》落蕭切,平蕭,來。](1)整理;料理。(2)缠绕;纷乱。(3)摘取;捞取。(4)挑弄;挑逗;招惹。(5)揣度,估量。(6)见“掉”。(7)同“寮”。参见“舍”。(8)同“獠”。参见“牙”。[②][liǎo][《廣韻》盧鳥切,上篠,來。]挖掘;浚治。[③][liāo](1)掀起;揭起。(2)用手舀水由下往上洒泼。[④][liào][《龍龕手鑒》力吊切](1)同“撂”。丢;抛。(2)同“撂”。甩动;挥动。(3)同“撂”。放倒。(4)瞥视。(5)见“4峭”。

撩字诗词来源

【撩】意欲垂钩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隋·作者:杨广《凤艒歌》
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隋末唐初·作者:谢偃《乐府新歌应教》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盛唐·作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二》
波上荻花非雪花,风吹撩乱满袈裟。唐·作者:皎然《荅裴评事澄荻花间送梁肃拾遗》
撩乱云峰好赋诗,婵娟水月堪为喻。唐·作者:皎然《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
荒凉鸟兽同三径,撩乱琴书共一床。唐·作者:秦系《鲍防员外见寻因书情呈赠》
莫遣黄莺花里啭,参差撩乱妒春风。唐·作者:顾况《王郎中妓席五咏 筝》
棕榈为拂登君席,青蝇掩乱飞四壁。中唐·作者:韦应物《棕榈蝇拂歌》
杨花撩乱扑流水,愁杀人行知不知。中唐·作者:朱放《送魏校书》
路入千山愁自知,雪花撩乱压松枝。中唐·作者:陈羽《题清镜寺留别》
遮莫雪霜撩乱下,松枝竹叶自青青。中唐·作者:权德舆《同陆太祝鸿渐崔法曹载华见萧侍御留后说得卫抚州报推事使张侍御却回前刺史戴员外无事喜而有作三首 其三》
荆钗任意撩新鬓,明镜从他别画眉。唐·作者:杨志坚《送妻》
撩乱客心眠不得,秋庭一夜月中行。唐·作者:李淮《句》
榆荚祗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中唐·作者:韩愈《晚春》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中唐·作者:刘禹锡《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繁霜一夜相撩治,不似佳人似老人。中唐·作者:刘禹锡《城内花园颇曾游玩令公居守亦有素期适春霜一夕委谢书实以荅令狐相公见谑》
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中唐·作者:刘禹锡《泰娘歌》
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中唐·作者:柳宗元《雨晴至江渡》
篇什纵横文案少,亲朋撩乱吏人闲。唐·作者:姚合《酬卢汀谏议》
萧条雨夜吟连晓,撩乱花时看尽春。唐·作者:姚合《和李十二舍人裴四二舍人两阁老酬白少傅见寄》

撩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撩】【卯集中】【手字部】 撩;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456第07【唐韻】洛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 音聊。【說文】理也。一曰取物也。攏取物爲撩。 又挑弄也。【魏志·龎德傳】但持長矛撩戰。【韓愈詩】猿鳥莫相撩。 又【集韻】力弔切,音料。亦取也。【詩·小雅·烝然汕汕傳】汕汕,樔也。【箋】樔者,今之撩罟也。 又【唐韻】【正韻】盧鳥切【集韻】【韻會】朗鳥切, 音了。義同。又扶也。 又【集韻】郞到切,勞去聲。同撈。亦取物也。 又魯晧切,音老。義同。本作撩。撩字从 。

与撩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撩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