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字的含义
渔字的解释
渔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5
- 拼音:yú
- 繁体:漁
- 笔画:11
- 部首:氵
渔字寓意
【渔】渔 (漁) yú 捕鱼:渔业。渔翁。渔村。渔船。渔网。渔民。渔汛。渔歌。渔火。竭泽而渔。 谋取,夺取不应得的东西:渔夺。渔利。渔色(猎取美色)。 姓。
渔字解释
【渔】[①][yú][《廣韻》語居切,平魚,疑。]“渔1”的繁体字。(1)捕鱼。(2)捕鱼的人。(3)侵占,掠夺。(4)泛指寻觅。
渔字诗词来源
【渔】庖牺之亲临佃渔,神农之躬秉耕稼。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七》
妾惊甘泉足烽火,君讶渔阳少阵云。北周·作者:庾信《燕歌行》
一从流落戍渔阳,怀哉万恨结中肠。初唐·作者: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
春风日暮江头立,不及渔人有钓舟。初唐·作者:欧阳宾《訾家洲》
妾恨十年长独守,君情万里在渔阳。初唐·作者:崔液《代春闺》
尧坛宝匣馀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唐·作者:姜皎《龙池篇》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唐·作者:张旭《桃花溪》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盛唐·作者: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孤城日落见栖鸟,马上时闻渔者歌。盛唐·作者:李颀《欲之新乡荅崔颢綦毋潜》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盛唐·作者: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唐·作者:李昂《从军行》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盛唐·作者:王昌龄《别李浦之京》
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盛唐·作者: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盛唐·作者:高适《封丘作》
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盛唐·作者:李白《桃源 其二》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盛唐·作者:李白《和卢侍御通塘曲》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盛唐·作者:王维《杂曲歌辞 其二 少年行四首》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盛唐·作者:王维《桃源行》
平明闾巷埽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盛唐·作者:王维《桃源行》
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唐·作者:颜真卿《七言重联句》
妾惊甘泉足烽火,君讶渔阳少阵云。北周·作者:庾信《燕歌行》
一从流落戍渔阳,怀哉万恨结中肠。初唐·作者: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
春风日暮江头立,不及渔人有钓舟。初唐·作者:欧阳宾《訾家洲》
妾恨十年长独守,君情万里在渔阳。初唐·作者:崔液《代春闺》
尧坛宝匣馀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唐·作者:姜皎《龙池篇》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唐·作者:张旭《桃花溪》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盛唐·作者: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孤城日落见栖鸟,马上时闻渔者歌。盛唐·作者:李颀《欲之新乡荅崔颢綦毋潜》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盛唐·作者: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唐·作者:李昂《从军行》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盛唐·作者:王昌龄《别李浦之京》
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盛唐·作者: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盛唐·作者:高适《封丘作》
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盛唐·作者:李白《桃源 其二》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盛唐·作者:李白《和卢侍御通塘曲》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盛唐·作者:王维《杂曲歌辞 其二 少年行四首》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盛唐·作者:王维《桃源行》
平明闾巷埽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盛唐·作者:王维《桃源行》
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唐·作者:颜真卿《七言重联句》
渔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渔】【巳集上】【水字部】 漁;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633第37【唐韻】語居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居切, 音魚。【說文】捕魚也。【易·繫辭】以佃以漁。 又侵取無擇曰漁。【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註】漁色,取象捕魚,然中網取之,是無所擇。 又或作。【周禮·天官】人掌以時。 又水名,在漁陽。【水經注】漁水,出縣東南。 又姓,宋漁仲脩。 又【集韻】【正韻】 牛據切,音御。義同。 【韻會】本作 。【徐曰】从二魚,魚多也。篆文从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