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字的含义
戎字的解释
戎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6
- 拼音:róng
- 繁体:戎
- 笔画:6
- 部首:戈
戎字寓意
【戎】戎 róng 古代兵器的总称。 军队,军事: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古代称兵车:御戎。 大:戎功。 称(方言,音如“农”):“戎有良翰”。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姓。
戎字解释
【戎】[①][róng][《廣韻》如融切,平東,日。](1)古代兵器的总称。(2)兵车。(3)军队,士兵。(4)战争;征伐。(5)寇敌。(6)相助。(7)大。(8)你,你们。(9)见“蒙戎”。(10)见“戎戎”。(11)古族名。支系众多。殷周有鬼戎、西戎、余无之戎等。春秋时有己氏之戎、北戎、允戎、伊洛之戎、犬戎、骊戎、蛮戎七种。秦国西北有狄、獂、邽、冀之戎、义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战国时,晋国及其以北有大戎、条戎、茅戎、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山戎;今豫陕交界一带有扬拒、陆浑之戎等。多从事游牧,部分从事农耕。一说,其见于商周者,曰鬼方,曰昆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则曰玁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随世异名,因地殊号。参阅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12)古代典籍泛指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13)古国名。春秋时属曹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县西南。(14)姓。汉有柳丘齐侯戎赐。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戎字诗词来源
【戎】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东汉·作者:崔骃《安封侯诗》
汉家五叶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唐初·作者:李峤《汾阴行》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初唐·作者: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群落妻拿凄泣声,俄然戎丑万交横。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一》
寇戎不测纷如雪,甲胄何时不出门。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二》
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
鸾锵锵,车翼翼,备国容兮为戎饰。武周·作者:薛曜《舞马篇》
自怜柳塞淹戎幕,银烛长啼愁梦著。盛唐·作者:许景先《折柳篇》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䟃?长被铁。唐·作者:李昂《从军行》
双阙戎虏间,千门战场里。盛唐·作者:孙逖《丹阳行》
石头横帝里,京口拒戎锋。盛唐·作者:孙逖《丹阳行》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盛唐·作者: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多君莫不推才杰,欲奏平戎赴天阙。盛唐·作者:高适《送萧判官赋得黄花戍》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盛唐·作者: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其十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盛唐·作者:李白《捣衣篇》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盛唐·作者: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盛唐·作者: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盛唐·作者:王维《伊州歌》
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唐·作者: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
汉家五叶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唐初·作者:李峤《汾阴行》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初唐·作者: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群落妻拿凄泣声,俄然戎丑万交横。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一》
寇戎不测纷如雪,甲胄何时不出门。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二》
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
鸾锵锵,车翼翼,备国容兮为戎饰。武周·作者:薛曜《舞马篇》
自怜柳塞淹戎幕,银烛长啼愁梦著。盛唐·作者:许景先《折柳篇》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䟃?长被铁。唐·作者:李昂《从军行》
双阙戎虏间,千门战场里。盛唐·作者:孙逖《丹阳行》
石头横帝里,京口拒戎锋。盛唐·作者:孙逖《丹阳行》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盛唐·作者: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多君莫不推才杰,欲奏平戎赴天阙。盛唐·作者:高适《送萧判官赋得黄花戍》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盛唐·作者: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其十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盛唐·作者:李白《捣衣篇》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盛唐·作者: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盛唐·作者: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盛唐·作者:王维《伊州歌》
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唐·作者: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
戎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戎】【卯集中】【戈字部】 戎; 康熙笔画:6; 页码:页411第08【唐韻】如融切【集韻】【韻會】而融切【正韻】而中切, 音絨。【說文】兵也。【禮·月令】以習五戎。【註】五戎,弓殳矛戈戟也。【周禮·秋官·掌交】九戎之威。【註】九戎,九伐之戎也。 又兵車名。大曰元戎,小曰小戎。【詩·秦風】小戎俴收。又【小雅】元戎十乗。 又【禮·王制】西方曰戎。 又大也。【詩·周頌】念兹戎功。【箋】戎功,大功也。【書·盤庚】乃不畏戎毒于遠邇。【註】戎毒,大毒也。【揚子·方言】宋魯 衞謂大曰戎。 又汝也。【詩·大雅】戎有良翰。【又】戎雖小子。【註】汝也。 又相也。【詩·小雅】烝也無戎。【傳】戎,相也。 又拔也。【揚子·方言】江淮南楚之閒謂拔曰戎。 又姓。春秋戎律,漢戎賜,明戎廉。 又【集韻】如蒸切,音仍。與扔通。【前漢·古今人表】有扔君。或作 。亦省作戎。 又【韻補】叶而主切,音汝。【詩·大雅】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整我六師,以脩我戎。本作 。俗作〈牛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