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本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5
  • 拼音:běn
  • 繁体:
  • 笔画:5
  • 部首:

本字寓意

【本】 běn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质上)。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 原来:来。领。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坣 )。

本字解释

【本】[①][běn][《廣韻》布忖切,上混,幫。]亦作“夲2”。“楍1”的今字。(1)草木的根。(2)引申指条状物体的根基部位或根端。(3)草木的茎、干。(4)引申指条状物体较粗的一段。(5)宗族。参见“支百世”。(6)事物的根基或主体。(7)国,国家。(8)古代指农业生产。(9)籍,故土。(10)母金,钱。(11)身体,体质。(12)根源,根原因。(13)原,原始。(14)指起源,肇始。(15)探究,推原。(16)根据,依据。(17)指作为根据的事物。(18)执掌,统辖。(19)自己或自己方面的。(20)现今的。(21)犹这,那。(22)原样,来面目。(23)谓原来的,固有的。参见“質”、“性”、“能”。(24)底。校勘或抄录所依据的子。(25)底。稿,底稿。(26)底。脚。(27)版。(28)奏章。(29)指上奏章。(30)书册;子。(31)副词。来,原来。(32)量词。用于草木。犹棵,丛,捆。(33)量词。用于字画或书籍簿册。犹幅,册。(34)量词。用于小说、戏曲。犹折,出。(35)量词。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36)姓。清有进忠。见《清史稿》传。[②][bēn][《集韻》逋昆切,平魂,幫。]通“奔1”。奔跑。

本字诗词来源

【本】内无所恃失本义,志愿不得心肝沸,忧怀感结重叹噫。东汉·作者:王逸《琴思楚歌》
长条本自堪为带,密叶由来好作帷。东晋·作者:贺循《赋得庭中有奇树诗》
宁为礼本饔与饩。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
胸前却月两相连,本照君心不照天。南梁·作者:王筠《行路难》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南梁·作者:萧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四》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南梁·作者:萧纲《夜望单飞雁诗》
淫预如幞本不通。瞿塘水退为庾公。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巴东行人为庾子舆语》
复有鱼目并龙文,蹑影追风本绝群。南北朝·作者:阳缙《侠客控绝影诗》
宫中本造鸳鸯殿,为谁新起凤凰楼。陈朝·作者:徐陵《杂曲》
张星旧在天河上,从来张姓本连天。陈朝·作者:徐陵《杂曲》
燕赵佳人本自多,辽东少妇学春歌。南梁·作者:萧绎《燕歌行》
杂树本唯金谷苑,诸花旧满洛阳城。北周·作者:庾信《代人伤往诗二首 其二》
渡辽本自有将军,寒风萧萧生水纹。北周·作者:庾信《燕歌行》
朱城璧日启朱扉,青楼含照本晖晖。南梁·作者:徐伯阳《日出东南隅行》
一娇一态本难逢,如画如花定相似。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陈朝·作者: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秦声本自杨家解。吴歈那知谢傅怜。陈朝·作者:陈叔宝《听筝诗》
本持纤腰惑楚宫,暂回舞袖惊吴市。陈朝·作者:江总《新入姬人应令诗》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南北朝末隋初·作者:卢思道《从军行》
燕赵蛾眉旧倾国,楚宫腰细本传名。初唐·作者:杨师道《阙题》

本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本】【辰集中】【木字部】 本; 康熙笔画:5; 页码:页509第07〔古文〕楍 【唐韻】【正韻】布忖切【集韻】【韻會】補衮切, 奔上聲。【說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木之根柢也。【左傳·昭元年】木水之有本原。【班固·西都賦】元元本本,殫見洽聞。 又【玉篇】始也。 又【廣韻】舊也,下也。【禮·禮器】反本修古,不忘其初。【爾雅·釋器疏】柢本也,凡物之本,必在底下。 又【左傳註】豫爲後地曰張本。 又【曲禮】韭曰豐本,菖蒲根曰昌本。 又【集韻】【類篇】 逋昆切。同奔。喻德宣譽曰本走。 又叶方典切,音匾。【班婕妤·擣素賦】調非常律,聲無定本。或連躍而更投,或暫舒而常斂。考證:〔【曲禮註】韭曰豐本。〕 謹按韭曰豐本係經文,非註文,謹省註字。

与本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本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