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訡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yín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訡字寓意

【訡】 yín 古同“吟”。

訡字解释

【訡】[①][yín][《廣韻》魚金切,平侵,疑。][《廣韻》宜禁切,去沁,疑。]亦作“噖1”。“欽3”的被通假字。亦作“1”。(1)吟咏;诵读。(2)指抒写。(3)叹息;呻吟。(4)鸣,叫。(5)吹奏。(6)谓语音模糊。(7)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8)常用指与作诗或诗人有关的事物。参见“吟壇”、“吟肩”、“吟鞭”。(9)弹奏古琴的指法。吟法为:左手按弦,在某一徽位作短距离的往复摆动。(10)象声词。(11)姓。唐有嘉州刺史吟约。见《正字通·口部》。[②][yǐn]亦作“噖2”。见“噤吟”。[③][jìn]通“噤1”。闭口。

訡字诗词来源

【訡】短歌微吟不能长。曹魏·作者:曹丕《燕歌行二首 其一》
愿因流波超重深,终然莫致增永吟。西晋·作者:张载《拟四愁诗四首 其四》
百草凋索花落英,蟋蟀吟牖寒蝉鸣。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边亭哀兮夜燧灭,孙枝振兮空岫吟。南朝宋·作者:袁淑《咏寒雪诗》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一》
但闻风声野鸟吟。岂忆平生盛年时。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
如何此日嗟迟暮,悲来还作白头吟。隋末至初唐·作者: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龙吟南岭崎山雨,虎啸东林什子风。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题龟峰山》
今朝独宿岩东院,唯听猿吟与鸟啼。唐·作者:萧翼《宿云门东客院》
怀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唐初·作者:刘方平《寄严八判官》
棹歌微吟䌽鹢浮,箫鼓哀鸣白云秋。唐初·作者:李峤《汾阴行》
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初唐·作者:郭震《蛩》
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劲风。初唐·作者:宋之问《冬宵引赠司马承祯》
沈吟处幽室,相思转成疾。唐·作者:张鷟《游仙窟诗 赠崔十娘》
菊浦香随鹦鹉泛,箫楼韵逐凤凰吟。初唐·作者:卢藏用《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铅汞既知人世有,坚须穷道莫沉吟。唐·作者:张果《金虎白龙诗 其七》
朝吟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盛唐·作者: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
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盛唐·作者:李颀《别梁锽》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盛唐·作者: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云中古城郁嵯峨,塞上行吟麦秀歌。唐·作者:张嵩《云中古城赋附歌 其二》

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訡】【酉集上】【言字部】 訡;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150第04【說文】同吟。【禮·學記】呻其佔畢。【註】呻吟也。又作訡。 又人名。希訡、與訡,見【宋史·宗室表】。

与訡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訡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訡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