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诳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kuáng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诳字寓意

【诳】 (誑) kuáng 欺骗,瞒哄:语。骗。惑。诞。 方言,谎:说。扯了个

诳字解释

【诳】[①][kuáng][《廣韻》居况切,去漾,見。]“1”的繁体字。(1)惑乱;欺骗。(2)谎言。

诳字诗词来源

【诳】欺诳得钱君莫羡,得了却是输他便。唐·作者:王梵志《题阙 其九十九》
空拳只是婴儿信,岂得将来诳老夫。唐·作者:庞蕴《杂诗 其一》
欺诳师僧及父母。唐·作者:敦煌曲子《失调名 和菩萨戒文 其四 四、妄语戒》
若不诳人是礼拜,若不求人是道场。唐·作者:傅翕《三谏歌》
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唐末·作者:罗虬《比红儿诗 其三十五》
笔研不才当付火,方书多诳罢烧金。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新葺茆堂 其二》
每逐旃陁憍诳友,常随猛兽作悲鸣。唐·作者:惟劲《觉地颂 其三》
更言者个是如来,诳他自诳苦哀哉!五代末·作者:朗上座《葛藤歌》
脱空谩语莫知真,诳惑愚蒙呼杀人。北宋·作者:赵炅《逍遥咏 其一》
愿同闻者生正信,佛语真实无欺诳。北宋·作者:释遵式《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
老胡鹤树惭开口,犹举双趺诳后人。北宋·作者:释重显《往复无间 其一》
皮肤落尽露拴索,一切虚诳法现前。北宋·作者:黄庭坚《枯骨颂》
何人与作春风面,诳得蜂儿日日来。北宋·作者:崔鶠《观黄筌画花二首 其二》
未许韦编充简策,已胜丝黍诳蛟龙。北宋·作者:李廌《友人董耘馈长沙猫笋廌以享太史公太史公辄作诗为贶因笋寓意且以为赠耳廌即和之亦以寓自兴之意且述前相知之情焉》
著肉汗衫如脱了,方知棒喝诳愚痴。北宋·作者:释清远《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六》
等是南柯游此世,聊将传舍诳吾身。北宋·作者:苏过《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 其二》
绨袍安敢望故人,藜苋从来诳空腹。北宋·作者:苏过《和吴子骏食波棱粥》
庾郎自诳誇重九,北海常类客无酒。北宋·作者:苏过《次韵承之重九》
万事无如退步休,华言巧语诳时流。北宋·作者:释怀深《退步 其六》

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诳】【酉集上】【言字部】 誑;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188第18【唐韻】居況切【集韻】【韻會】【正韻】古況切, 音 。【說文】欺也。【玉篇】惑也。【禮·曲禮】幼子常視無誑。【釋文】欺也。【史記·高祖紀】紀信乗王駕,詐爲漢王誑楚。【舊唐書·姚崇傳】遞相欺誑。【子牙子·論將篇】信而喜信人者可誑也。【註】惑也。 又【集韻】或作迋。【詩·國風】無信人之言,人實迋女。【傳】迋,與誑同。 又【韻會】亦作誆。【史記·鄭世家】晉使解揚誆楚。 【說文】本作 。【集韻】或作 、逛。考證:〔【曲禮】幼子常視無誑。【註】欺也。〕 謹照原書註改釋文。

与诳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诳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