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字的含义
麥字的解释
麥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1
- 拼音:mài
- 繁体:麥
- 笔画:11
- 部首:麥
麥字寓意
【麥】麥 mài 见“麦”。
麥字解释
【麥】[①][mài][《廣韻》莫獲切,入麥,明。]亦作“麦1”。(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用来磨成面粉,也可以用来制糖或酿酒,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多种。(2)麦克斯韦的简称。(3)姓。隋有麦铁杖。见《隋书》本传。
麥字诗词来源
【麥】麦秀蔪兮雉朝飞。西汉·作者:枚乘《歌》
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馀秋。隋·作者:杨广《江都宫乐歌》
黄梅雨细麦秋轻,枫叶萧萧江水平。隋·作者: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 其二 江都夏》
纵棹洄沿萍溜合,开轩眺赏麦风和。初唐·作者:李乂《兴庆池侍宴应制》
渭桥南渡花如扑,麦陇青青断人目。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男耕女织蒙惠化,麦熟雉鸣长秋稼。盛唐·作者: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盛唐·作者:李颀《送陈章甫》
云中古城郁嵯峨,塞上行吟麦秀歌。唐·作者:张嵩《云中古城赋附歌 其二》
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盛唐·作者:李白《雉朝飞》
燕麦青青游子悲,河堤弱柳郁金枝。盛唐·作者:李白《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盛唐·作者:李白《杂曲歌辞 荆州歌》
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垄雉媒低。盛唐·作者:储光羲《田家即事》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唐·作者: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其八》
大麦乾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唐·作者:杜甫《大麦行》
麦秋中夏凉风起,送君西郊及沣水。盛唐·作者:皇甫冉《沣水送郑鄠县读书》
斋到盂空餐雪麦,经传金字坐云松。唐·作者:钱起《猷川雪后送僧粲临还京时避世卧疾》
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唐·作者:戴叔伦《屯田词》
麦苗渐长天苦晴,土乾确确锄不得。唐·作者:戴叔伦《屯田词》
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馀秋。隋·作者:杨广《江都宫乐歌》
黄梅雨细麦秋轻,枫叶萧萧江水平。隋·作者: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 其二 江都夏》
纵棹洄沿萍溜合,开轩眺赏麦风和。初唐·作者:李乂《兴庆池侍宴应制》
渭桥南渡花如扑,麦陇青青断人目。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男耕女织蒙惠化,麦熟雉鸣长秋稼。盛唐·作者: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盛唐·作者:李颀《送陈章甫》
云中古城郁嵯峨,塞上行吟麦秀歌。唐·作者:张嵩《云中古城赋附歌 其二》
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盛唐·作者:李白《雉朝飞》
燕麦青青游子悲,河堤弱柳郁金枝。盛唐·作者:李白《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盛唐·作者:李白《杂曲歌辞 荆州歌》
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垄雉媒低。盛唐·作者:储光羲《田家即事》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唐·作者: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其八》
大麦乾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唐·作者:杜甫《大麦行》
麦秋中夏凉风起,送君西郊及沣水。盛唐·作者:皇甫冉《沣水送郑鄠县读书》
斋到盂空餐雪麦,经传金字坐云松。唐·作者:钱起《猷川雪后送僧粲临还京时避世卧疾》
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唐·作者:戴叔伦《屯田词》
麦苗渐长天苦晴,土乾确确锄不得。唐·作者:戴叔伦《屯田词》
麥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麥】【亥集下】【麥字部】 麥;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512第08【唐韻】【集韻】莫獲切【韻會】【正韻】莫白切, 音脈。【說文】麥,芒穀,秋種厚薶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禮·月令】孟夏麥秋至。【蔡邕曰】百穀各以初生爲春,熟爲秋。麥以初夏熟,故四月於麥爲秋。又【前漢·武帝紀】勸民種宿麥。【註】師古曰:歲冬種之,經歲乃熟,故云宿麥。 又一種蕎麥,一名烏麥。南北皆種之,亦名荍麥。 又【爾雅·釋草】蘥雀麥。【註】卽燕麥也。 又【爾雅·釋草】大菊蘧麥。【註】大菊,一名麥句薑,卽瞿麥。 又姓。【隋書】有麥鐵杖。 又【集韻】訖力切,音極。【詩·鄘風】爰采麥矣,沫之北矣。又【豳風】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又叶莫故切,音暮。【晉太和末童謠】白門種小麥,叶上路。○按麥从來不从夾,从夊不从夕。來象其實,夊象其根。俗作麥,非。又楊愼謂麥有昧音。引范文正公安撫江淮,進民閒所食烏昧草,謂卽今燕麥也。淮南謂麥爲昧,故史從音爲文,殊不知燕麥卽野稷也。升庵失考,乃引范文正所進烏昧草當之,蓋鳥昧草實蕨也。附辨於此。麥作夾下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