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旣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旣字寓意

【旣】 jì 同“既”。

旣字解释

【旣】[①][jì][《廣韻》居豙切,去未,見。]亦作“1”。(1)食尽。指日全食或月全食。(2)穷尽;终尽。(3)指终了;整个。(4)失掉。(5)确定。(6)指安定。(7)至,及。(8)副词。全;都。(9)副词。已经。(10)副词。不久。表示事情和动作发生之后时间相隔不长。(11)副词。即;便。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12)副词。其;将。表示测度或推度。(13)连词。既然。(14)连词。与“又”、“且”等呼应,组成并列关系,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15)连词。连用表示并列关系。[②][xì][《集韻》許既切,去未,曉。]亦作“2”。通“餼1”。赠送人的谷物或饲料。

旣字诗词来源

【旣】罚既释兮渎乃清。妾持楫兮操其维。先秦·作者:无名氏《河激歌》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战国楚国·作者:屈原《国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国·作者:屈原《国殇》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战国楚国·作者:屈原《九歌 其九 山鬼》
留灵脩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战国楚国·作者:屈原《九歌 其九 山鬼》
日既墓兮华色衰。西汉·作者:司马相如《歌》
玄碑既立双阙建兮。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东汉·作者:王逸《九思 其一 逢尤》
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申以琬琰夜光宝,卞和既没玉不察。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白日既没明灯辉。夜禽赴林匹鸟栖。西晋·作者:陆机《燕歌行》
往事既去可长叹,念别惆怅复会难。魏晋·作者:熊甫《别歌》
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魏晋·作者:无名氏《豫州耆老为祖逖歌》
既甘且饫致遐福。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一》
中人望兮蚕既饥,燮蹀暮兮思夜半。南梁·作者:江淹《诗》
和乐既洽神所依。南梁·作者:江淹《齐凤皇衔书伎辞》
芳林晔兮发朱荣,时既晚兮随风零。南梁·作者:柳恽《芳林篇》
有常无我俨既列,无明有缚孰能窥。南齐·作者:王融《努力门诗》
凉阴既满草虫悲。谁能离别长夜时。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三》
遥夜方远时既寒。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五》

旣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旣】【卯集下】【无字部】 旣;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485第30【唐韻】居豙切【集韻】【韻會】居氣切, 音曁。【說文】小食也。从皀 聲,論語曰:不使勝食旣。○按今《論語》作氣。 又【玉篇】已也。【易·小畜】旣雨旣處。【詩·召南】亦旣見止,亦旣覯止。 又【博雅】盡也。【易·旣濟疏】旣者,皆盡之稱。【書·舜典】旣月。【左傳·桓元年】日有食之旣。 又【博雅】旣,失也。 又與漑同。【史記·五帝紀】帝嚳旣執中而徧天下。【註】徐廣曰:古旣字作水旁。 又【集韻】几利切,音冀。義同。 又許旣切,音欷。餼或作旣。饋客芻米也。【禮·中庸】旣廩稱事。【註】旣讀爲餼。餼廩,稍食也。【正字通】俗旣字。旣字中匕作丨二。

与旣字字同部首的字

与旣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旣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旣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