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字的含义
舒字的解释
舒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2
- 拼音:shū
- 繁体:舒
- 笔画:12
- 部首:舌
舒字寓意
【舒】舒 shū 展开,伸展:舒展。舒畅。舒张。舒卷(ju僴 )。舒适。舒心。 从容,缓慢:舒缓。 姓。
舒字解释
【舒】[①][shū][《廣韻》傷魚切,平魚,書。]“豫3”的被通假字。(1)缓慢;从容。(2)平缓。(3)安详;安宁。(4)懈怠。(5)傲慢。(6)缓解。(7)伸;伸展;展开。(8)铺展;铺陈。(9)抒发;发泄。(10)舒畅。(11)春秋时国名。故地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12)姓。
舒字诗词来源
【舒】青蓝灼灼千载舒,百龄暂死食飞鱼。远古·作者:宁封子《游海诗》
机杖茵蓐诸侯仪。群臣拜舞天颜舒。先秦·作者:无名氏《采葛妇歌》
天帝大文不可舒。先秦·作者:无名氏《童谣》
青荷书偃叶夜舒。东汉·作者:刘宏《招商歌》
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宫中大马几作驴。大石压之不得舒。魏晋·作者:无名氏《泰始中童谣》
夏节纯和天清凉。百草滋殖舒兰芳。曹魏·作者:曹植《艳歌行》
雕屏匼匝组帷舒。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二》
玉山之津兮已濡,幽兰之草兮亦舒。南梁·作者:吴均《歌》
琴角挥韵白云舒,箫韶协音神凤来。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宋泰始歌舞曲十二首 其十二 白纻篇大雅》
桃花落地杏花舒,桐生井底寒叶疏。北周·作者:王褒《燕歌行》
大圣大慈垂悯念,愿舒金手顶中摩。初唐·作者:王勃《观音大士神歌赞》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初唐·作者:宋之问《明河篇》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初唐·作者: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映水轻苔犹隐绿,缘堤弱柳未舒黄。唐·作者:马怀素《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玄珠失却落丘墟,流浪轮回错卷舒。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二十六》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盛唐·作者: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其一》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盛唐·作者:李白《杂歌谣辞 襄阳歌》
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唐·作者:杜甫《题桃树》
机杖茵蓐诸侯仪。群臣拜舞天颜舒。先秦·作者:无名氏《采葛妇歌》
天帝大文不可舒。先秦·作者:无名氏《童谣》
青荷书偃叶夜舒。东汉·作者:刘宏《招商歌》
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宫中大马几作驴。大石压之不得舒。魏晋·作者:无名氏《泰始中童谣》
夏节纯和天清凉。百草滋殖舒兰芳。曹魏·作者:曹植《艳歌行》
雕屏匼匝组帷舒。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二》
玉山之津兮已濡,幽兰之草兮亦舒。南梁·作者:吴均《歌》
琴角挥韵白云舒,箫韶协音神凤来。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宋泰始歌舞曲十二首 其十二 白纻篇大雅》
桃花落地杏花舒,桐生井底寒叶疏。北周·作者:王褒《燕歌行》
大圣大慈垂悯念,愿舒金手顶中摩。初唐·作者:王勃《观音大士神歌赞》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初唐·作者:宋之问《明河篇》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初唐·作者: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映水轻苔犹隐绿,缘堤弱柳未舒黄。唐·作者:马怀素《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玄珠失却落丘墟,流浪轮回错卷舒。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二十六》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盛唐·作者: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其一》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盛唐·作者:李白《杂歌谣辞 襄阳歌》
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唐·作者:杜甫《题桃树》
舒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舒】【未集下】【舌字部】 舒;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007第11【廣韻】商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 音書。【說文】伸也。【博雅】舒,展也。【揚子·方言】舒,勃展也。東齊之閒凡展物謂之舒勃。 又【廣韻】緩也,遲也,徐也。【爾雅·釋詁】舒,敘也。【詩·大雅】王舒保作。【傳】舒,徐也。【釋文】舒,序也。【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疏】舒遲,閒雅也。【淮南子·原道訓】柔弱以靜,舒安以定。【註】舒,詳也。 又【爾雅·釋詁】緒也。【註】又爲端緒。 又【韻會】散也,開也。 又國名。【詩·魯頌】荆舒是懲。【疏】舒,楚之與國。【春秋·僖三年】徐人取舒。【註】舒國,今廬江舒縣。【韻會】唐置舒州,宋改安慶府。又【左傳·襄二十三年】明日將復戰,期于壽舒。【註】壽舒,莒地。 又姓。唐舒元興。 又鼎名。【左傳·定六年】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鑑。【疏】舒鼎,鼎名。 又【博雅】月御謂之望舒。【抱朴子·喻蔽卷】羲和昇光以啟旦,望舒曜景以灼夜。 又【禮·內則】舒鴈翠,鵠鴞胖,舒鳧翠。【註】舒鴈,鵝也。舒鳧,鶩也。 又【韻會】通作荼。【史記·建元以來侯表】荆荼是徵。【註】荼,音舒。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斵目必荼。【註】荼,讀爲舒。古文舒荼假借字。 又【五音集韻】羊茹切。與豫同。【晉書·地理志】豫,飾也。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舒讀作豫。 又【韻補】叶商支切,音詩。【越采葛婦歌】增封益地賜羽奇,几杖茵蓐諸侯儀。羣臣拜舞天顏舒,我王何憂不能移。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斷日必荼。〕 謹照原文斷日改斵目。〔【五音集韻】羊如切。與豫同。〕 謹照原文羊如切改羊茹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