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字的含义
譚字的解释
譚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9
- 拼音:tán
- 繁体:譚
- 笔画:19
- 部首:言
譚字寓意
【譚】譚 tán 见“谭”。
譚字解释
【譚】[①][tán][《廣韻》徒含切,平賈,定。][《廣韻》徒感切,上感,定。]“谭1”的繁体字。(1)延及。(2)连属,接连不断。参见“參3譚”。(3)光大。(4)古国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龙山镇附近。公元前684年为齐桓公所灭。(5)通“覃”。深沉貌。参见“譚思”。(6)同“談”。谈说,称说。(7)同“談”。话语。(8)姓。南朝宋有谭金。见《宋书·宗越传》。
譚字诗词来源
【譚】高谭魏国访先生,修刺平原过内史。唐·作者:韩翃《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
身上官衔如座主,幕中谭笑取同年。中唐·作者:刘禹锡《詶太原狄尚书见寄》
新开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中唐·作者:刘禹锡《荅东阳于令寒碧图诗》
更恐五年三岁后,些些谭笑亦应无。唐·作者:白居易《衰病》
口里虽谭周孔文,怀中不舍孙吴略。中唐·作者: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桓谭未便忘西笑,岂为长安有凤池。唐·作者:温庭筠《洛阳》
燮理久徵殷傅说,谭真欲过李玄通。五代·作者:贯休《送刘相公朝觐二首 其二》
否极方生社稷才,唯谭帝道鄙梯媒。五代·作者:贯休《赠钟陵陈处士》
莫言麈尾清谭柄,坏却淳风是此人。唐末·作者:罗隐《王夷甫》
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唐·作者:皮日休《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前年同醉武陵亭,绝倒闲谭坐到明。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边上逢薛秀才话旧》
决事还须更事酬,清谭妙理一时休。唐末·作者:司空图《携仙箓九首 其三》
应知谭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唐末·作者:司空图《携仙箓九首 其六》
闲随野醉溪声闹,独伴清谭晓色残。唐·作者:陆龟蒙《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
永夜谭玄侵罔象,一生交态忘形骸。唐·作者:陆龟蒙《奉和袭美醉中偶作见寄次韵》
松岛伴谭多道气,竹窗孤梦岂良图。唐·作者:陆龟蒙《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三首 其二》
水田铺座时移画,金地谭空说尽沙。唐末至五代·作者:周庠《寄禅月大师》
王泽乍闻谭涣汗,国风那得话玄微。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谢王詹事垂访》
戏问将何对所耽,滑稽无骨是常谭。唐末·作者:周昙《春秋战国门 再吟》
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五代·作者:谭峭《大言诗》
身上官衔如座主,幕中谭笑取同年。中唐·作者:刘禹锡《詶太原狄尚书见寄》
新开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中唐·作者:刘禹锡《荅东阳于令寒碧图诗》
更恐五年三岁后,些些谭笑亦应无。唐·作者:白居易《衰病》
口里虽谭周孔文,怀中不舍孙吴略。中唐·作者: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桓谭未便忘西笑,岂为长安有凤池。唐·作者:温庭筠《洛阳》
燮理久徵殷傅说,谭真欲过李玄通。五代·作者:贯休《送刘相公朝觐二首 其二》
否极方生社稷才,唯谭帝道鄙梯媒。五代·作者:贯休《赠钟陵陈处士》
莫言麈尾清谭柄,坏却淳风是此人。唐末·作者:罗隐《王夷甫》
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唐·作者:皮日休《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前年同醉武陵亭,绝倒闲谭坐到明。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边上逢薛秀才话旧》
决事还须更事酬,清谭妙理一时休。唐末·作者:司空图《携仙箓九首 其三》
应知谭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唐末·作者:司空图《携仙箓九首 其六》
闲随野醉溪声闹,独伴清谭晓色残。唐·作者:陆龟蒙《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
永夜谭玄侵罔象,一生交态忘形骸。唐·作者:陆龟蒙《奉和袭美醉中偶作见寄次韵》
松岛伴谭多道气,竹窗孤梦岂良图。唐·作者:陆龟蒙《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三首 其二》
水田铺座时移画,金地谭空说尽沙。唐末至五代·作者:周庠《寄禅月大师》
王泽乍闻谭涣汗,国风那得话玄微。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谢王詹事垂访》
戏问将何对所耽,滑稽无骨是常谭。唐末·作者:周昙《春秋战国门 再吟》
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五代·作者:谭峭《大言诗》
譚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譚】【酉集上】【言字部】 譚;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182第05【廣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 音覃。【玉篇】大也,誕也,著也。【大戴禮·子張問入官】修業居久而譚。【註】謂安縱也。【成公綏·嘯賦】參譚雲屬。【註】譚,猶著也。參譚,不絕。 又國名。【春秋·莊十年】譚子奔莒。【杜註】譚國在濟南平陵縣西南。 又姓。譚子之後。【後漢·逸民傳】太原譚賢。 又【正韻】與談同。【魏志·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譚。【莊子·則陽篇】夫子何不譚我于王。 又通作覃。【詩·大雅】實覃實訏。【鄭箋】覃或作譚。 又【廣韻】【集韻】 徒感切,覃上聲。亦大也。 又叶徒黃切,音唐。【急就章】曹富貴,尹李桑。蕭彭祖,屈宗譚。 【說文】本作〈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