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韔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chàng
  • 繁体:
  • 笔画:17
  • 部首:

韔字寓意

【韔】 chàng 弓袋:“虎镂膺。” 把弓装弓袋:“之子于狩,言其弓。

韔字解释

【韔】[①][chàng][《廣韻》丑亮切,去漾,徹。](1)弓袋。(2)指装弓于袋。

韔字诗词来源

【韔】文如二稚徒怀璧,武似三明却韔弓。宋·作者:潘大临《寄德操均父》
勿忧寒暑败肉浆,韔弓箙矢用则张。北宋·作者:蔡肇《敬用无咎学士年兄长韵上呈子方太仆》
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南宋·作者:陆游《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
青丝络马银兜鍪,红锦韔弓金仆姑。南宋·作者:程珌《奉送季清赴山东幕府》
雄文喻蜀知无敌,虎韔垂弨不待招。元·作者:王恽《送李景山宣慰夜郎仍用留别诗韵》
韔弓南适桂阳城,武事还资艺苑英。元·作者:张师愚《送陶子源巡检之桂阳》
煌煌日月焕斧节,惨惨风云动鞬韔。元·作者:李材《悬瓠城歌》
犀缝朱缦三属甲,虎文雕韔六钧弓。元·作者:卢琦《送丞相河南王南征 其二》
君子有所思,雕弓既韔姑置之。元·作者:潘伯脩《君子有所思三首 其一》
黄须健儿勇且骁,虎纹交韔悬在腰。元末明初·作者:钱宰《题蕃王出猎图》
卧匣宝刀鹇尾白,悬门弓韔虎文斑。元末明初·作者:刘崧《奉和刘侯对月一首》
雕弓不反腰间韔,玉貌空啼马上裙。元末明初·作者:唐肃《铁塘书事(此诗为杨完哲而作)》
称藩特奉龙函表,偃武仍包虎韔弓。元末明初·作者:王彝《送安南使还国应制》
角弓在韔寒裂弰,黄牛炽火帐中炮。元末明初·作者:王彝《癸酉岁徐枢密第赏雪》
镂膺虎韔锦障泥,响马群中看表表。明·作者:朱綝《拳毛騧歌次王汝玉韵》
试爇龙涎弹绿绮,谩将虎韔橐乌号。明·作者:罗亨信《武馀清乐卷》
御路尘清森虎韔,神皋风暖掣龙旗。明·作者:倪谦《扈从谒陵十咏 其一 驾出都城》
雕弓韔服矢插房,拱翼趋进仍雁行。明·作者:倪岳《贺英国张公射捷歌》
风捲长河水作潮,尚思虎韔飒金镳。明·作者:尹台《秦宫保封丘祠次王侍御二首 其二 其二》
肘畔累累元鹊化,韔中矫矫是乌号。明·作者:张元凯《赠闽帅》

韔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韔】【戌集中】【韋字部】 韔;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394第21【唐韻】【集韻】【韻會】 丑亮切,音暢。【說文】弓衣也。从韋長聲。【詩·秦風】虎韔鏤膺,交韔二弓。【傳】韔,弓室也。交韔,交二弓于韔也。又【小雅】言韔其弓。【禮·檀弓·韔弓註】韔,韜也。 又【集韻】持亮切,音仗。義同。【詩·小雅】言韔其弓。【釋文】韔,又治亮反。 又【集韻】力讓切,音亮。【詩·小雅】言韔其弓。【釋文】沈重讀。【集韻】或作 。

与韔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韔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