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鯤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kūn
  • 繁体:
  • 笔画:19
  • 部首:

鯤字寓意

【鯤】 kūn 见“鲲”。

鯤字解释

【鯤】[①][kūn][《廣韻》古渾切,平魂,見。]“鲲1”的繁体字。(1)鱼苗的总称。(2)古代传说中的大鱼。(3)鲩鱼。即草鱼。(4)见“雞”。

鯤字诗词来源

【鯤】高歌阆风步瀛洲,燂鹏爚鲲餐未休。唐·作者:颜真卿《七言大言联句》
思假鳞兮鲲龙,激沆浪兮奔从。唐·作者:元结《引极三首 其三 怀潜君》
鲲为鱼队潜鳞困,鹤处鸡群病翅低。唐·作者:郑启《严塘经乱书事 其二》
月及申酉利复怨,助汝五龙从九鲲。中唐·作者: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鱼虾舞浪狂鳅鲲,龙蛇胆战登鸿门。中唐·作者:张碧《鸿沟》
日夕鲲鱼梦南国,苕阳水高迷渡头。唐·作者:陈陶《吴兴秋思二首 其二》
一鱼吃了终无愧,鲲化为鹏也不难。唐·作者:柳棠《荅杨尚书》
鲲海已知劳鹤使,萤窗不那梦霓旌。唐末·作者:罗邺《献池州庾员外》
东越独推生竹箭,北溟喜足贮鲲鱼。晚唐·作者:黄滔《翁文尧员外捧金紫还乡之命雅发篇章将原交情远为嘉贶洎燕鸿陆犬楚水荆山又吐琼瑶逮之幽鄙虽涌泉思触逸兴皆虚而强韵押难非才颇愧辄兹酬和以质奖私》
定知羽翼难随凤,却喜波涛未化鲲。唐·作者:杨莱儿《和赵光远题壁》
醉凭青琐窥韩寿,闲掷金梭恼谢鲲。唐·作者:赵光远《题妓莱儿壁》
高风九万程途近,与报沧洲欲化鲲。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将入城灵口道中作》
吟看桂生溪月上,醉听鲲化海涛翻。五代至宋初·作者:谭用之《送友人归青社》
他日成都却回首,东山看取谢鲲家。五代至宋初·作者:谭用之《别江上一二友生》
千尺丝纶在方寸,不知何处得鲲鲸。北宋·作者:释重显《渔父》
中古客应无,怊怅鲲鱼孟诸宿。北宋·作者:梅尧臣《寄题郢州白雪楼》
我似灵鲲初化鹏,径辞北海向南溟。北宋·作者:刘敞《羊角风》
至细不必陋蛮触,倪大恶用惊鹏鲲。北宋·作者:苏颂《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无香火对之歆然起怀古之思因抒长句一千四百字题于台上》
壮气海鲲翻碧浪,逸才天马脱金羁。北宋·作者:强至《送王敏夫判官赴举京师》
岂知陂池水不深,但有鲲鲕少鲂鲤。北宋·作者:刘攽《和罗著作渔翁》

鯤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鯤】【亥集中】【魚字部】 鯤;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473第02【廣韻】古渾切【集韻】【韻會】【正韻】公渾切, 音昆。【爾雅·釋魚】鯤,魚子。【註】凡魚之子名鯤。【魯語】魚禁鯤鮞。【類篇】或作 鰥。又【玉篇】大魚。【列子·湯問篇】有魚焉,其廣數千里,其長稱焉,其名爲鯤。【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陸德明·音義】崔譔云:鯤當爲鯨。又【集韻】胡昆切,音渾。義同。考證:〔【列子·殷湯篇】有魚焉,其廣數千里,其長稱焉,其名爲鯤。〕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与鯤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鯤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