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敍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敍字寓意

【敍】 xù 同“叙”。

敍字解释

【敍】[①][xù][《廣韻》徐吕切,上語,邪。]亦作“敘1”。亦作“叙1”。(1)次序;次第。(2)使有次序;排列次序。(3)按规定的等级次第授官职;按劳绩的大小给予奖励。(4)指评议等级次第。参见“功”。(5)头绪;条理。(6)陈述;记述。(7)发抒;叙谈。(8)序;序言。文体之一种。(9)指写序。

敍字诗词来源

【敍】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八》
图画天地立五岳。处置星辰叙四渎。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六》
百越待君言即叙,相思不敢怆离群。唐·作者:独孤及《得柳员外书封寄近诗书中兼报新主行营兵马因代书戏答》
潘岳叙年因鬓发,扬雄托谏在文章。中唐·作者:卢纶《和王员外冬夜寓直》
兰台有客叙交情,返照中林曳履声。中唐·作者:权德舆《奉和礼部尚书酬杨著作竹亭歌》
何日归来话畴昔,一樽重叙旧襟期。唐·作者:牟融《寄永平友人 其一》
曲中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唐·作者: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
叙述异篇经总别,鞭驱险句最先投。中唐·作者:王建《寄上韩愈侍郎》
朝官叙谒趋门外,恩使喧迎满路中。中唐·作者:张籍《田司空入朝》
行人送客各惆怅,话离叙别倾清觞。中唐·作者:张籍《送远曲》
故人叙旧寄新篇,惆怅江南到眼前。唐·作者:白居易《寄答周协律》
敛手炎凉叙未毕,先说旧山今悔出。唐·作者: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簟冷乍逞新气味,扇凉重叙旧恩情。唐·作者:白居易《早夏閒兴》
五贤并用调五常,五常既叙三光耀。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三 五弦弹》
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唐·作者:许浑《和人贺杨仆射致政》
明朝下元复西道,崆峒叙别长如天。中唐·作者:李贺《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从此乐章休叙战,汉兵无阵亦无蛮。唐·作者:薛能《闻李夷遇下第东归因以寄赠》
五侯水暖鱼鳞去,九子山晴雁叙来。唐末·作者:罗隐《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唯恐乱来良吏少,不知谁解叙功勋。唐末·作者:罗隐《定远楼》
凝神密室多生白,叙事聊编尽杀青。唐·作者:陆龟蒙《寄怀华阳道士》

敍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敍】【卯集下】【攴字部】 敍;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470第32【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 音序。【說文】次第也。【爾雅·釋詁】敍,緒也。【疏】敍,謂次敍。【書·舜典】百揆時敍。【疏】皆得次序。 又【周禮·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敍正羣吏。【註】敍,秩次也。 又【周禮·天官·宮伯】行其秩敍。【註】敍,才等也。又【正字通】凡書策,舉其綱要,列卷首爲敍。或作序。 又【釋名】敍,抒也,抒洩其實,宣見之也。○按《說文》敍,从攴从余。《五經文字》作敘,入又部,非。《正字通》因周伯琦說,从攵从余。今遵《說文》改正。

与敍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敍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敍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