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字的含义
闰字的解释
闰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2
- 拼音:rùn
- 繁体:閏
- 笔画:7
- 部首:门
闰字寓意
【闰】闰 (閏) rùn 每四年加一日,称“闰日”。有闰日的这一年称“闰年”。这是公历的“闰”。中国的农历,二年或三年,需要加一个月,所加的这个月称“闰月”,平均十九年有七个闰月。 偏,副,对“正”而言:闰位(旧称非正统的帝位)。
闰字解释
【闰】[①][rùn][《廣韻》如順切,去稕,日。]“闰1”的繁体字。亦作“閠1”。(1)历法术语。一回归年的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阳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馀的时间约每四年积累成一天,加在二月里;农历把一年定为354天或355天,所馀的时间约每三年积累成一个月,加在一年里。这样的办法,在历法上叫做闰。(2)谓置闰。(3)馀事。(4)增添。(5)偏;副;伪。与“正”相对。(6)通“潤”。滋润。
闰字诗词来源
【闰】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盛唐·作者: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愁人昨夜相思苦,闰月今年春意赊。唐·作者:钱起《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兼呈李长官》
虎迹印雪大如斗,闰月暮天过得无。中唐·作者:卢纶《敩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军后几逢春。唐·作者:白居易《咏身》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唐·作者:白居易《闰九月九日独饮》
闰馀春早景沈沈,禊饮风亭恣赏心。中唐·作者:李翱《奉酬刘言史宴光风亭》
斗柄未回犹带闰,江痕潜上已生春。中唐·作者:元稹《送友封》
三年一闰是寻常。唐·作者:敦煌曲子《皇帝感 新合千文 其六 皇帝感辞九首》
朝昏入闰春将逼,城邑多山夏却寒。唐·作者:方干《初归故里献侯郎中》
几年始得逢秋闰,两度填河莫告劳。唐·作者:李商隐《壬申闰秋题赠鸟鹊》
入门暗数一千春,愿去闰年留月小。唐·作者:李商隐《河内诗二首 其一 楼上》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唐末·作者:司空图《旅中重阳》
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唐末·作者:司空图《率题》
闰前小雪过经旬,犹自依依向主人。唐末·作者:司空图《灯花三首 其三》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唐末·作者:司空图《白菊六首 其一》
无人不爱今年闰,月看中秋两度圆。晚唐·作者:黄滔《闰八月》
岁闰堪怜历候迟,出门惟与野云期。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郊村独游》
既能奏谏当三殿,又且清通闰百司。后晋至后周·作者:释圆鉴《十慈悲偈 其二 为宰》
明年有闰节气迟,冬深有雪方及时。北宋·作者:田锡《进瑞雪歌》
风清月白树红时,无奈重城隔闰师。北宋·作者:魏野《暮秋怀闰师》
愁人昨夜相思苦,闰月今年春意赊。唐·作者:钱起《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兼呈李长官》
虎迹印雪大如斗,闰月暮天过得无。中唐·作者:卢纶《敩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军后几逢春。唐·作者:白居易《咏身》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唐·作者:白居易《闰九月九日独饮》
闰馀春早景沈沈,禊饮风亭恣赏心。中唐·作者:李翱《奉酬刘言史宴光风亭》
斗柄未回犹带闰,江痕潜上已生春。中唐·作者:元稹《送友封》
三年一闰是寻常。唐·作者:敦煌曲子《皇帝感 新合千文 其六 皇帝感辞九首》
朝昏入闰春将逼,城邑多山夏却寒。唐·作者:方干《初归故里献侯郎中》
几年始得逢秋闰,两度填河莫告劳。唐·作者:李商隐《壬申闰秋题赠鸟鹊》
入门暗数一千春,愿去闰年留月小。唐·作者:李商隐《河内诗二首 其一 楼上》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唐末·作者:司空图《旅中重阳》
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唐末·作者:司空图《率题》
闰前小雪过经旬,犹自依依向主人。唐末·作者:司空图《灯花三首 其三》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唐末·作者:司空图《白菊六首 其一》
无人不爱今年闰,月看中秋两度圆。晚唐·作者:黄滔《闰八月》
岁闰堪怜历候迟,出门惟与野云期。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郊村独游》
既能奏谏当三殿,又且清通闰百司。后晋至后周·作者:释圆鉴《十慈悲偈 其二 为宰》
明年有闰节气迟,冬深有雪方及时。北宋·作者:田锡《进瑞雪歌》
风清月白树红时,无奈重城隔闰师。北宋·作者:魏野《暮秋怀闰师》
闰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闰】【戌集上】【門字部】 閏;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343第12〔古文〕 【廣韻】如順切【集韻】【韻會】【正韻】懦順切, 音潤。【說文】餘分之月,五歲再閏。告朔之禮,天子居宗廟,閏月居門中。从王,在門中。周禮:閏月,王居門中,終月也。【史記·五帝紀】黃帝起消息,正閏餘。【易·繫辭】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註】凡閏,十九年七閏,爲一章。五歲再閏者二,故略舉其凡也。【疏】歸奇於扐,以象閏者。奇爲四揲之餘,歸此殘奇於所扐之策而成數,以法象天道。歸殘聚餘分而成閏也。五歲再閏者,凡前閏後閏,相去大略三十二月,在五歲之中,故五歲再閏。【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疏】斗之所建是爲中氣,日月所在斗指兩辰之閒,無中氣,故以爲閏也。【穀梁傳·文六年】閏月者,附月之餘日也,積分而成于月者也。 又【正字通】皇極經世曰:一歲之閒,六隂六陽,三年三十六日,故三年一閏。五年六十日,故五年再閏。天時地理人事三者,知之不易。註:一歲中,常數退六日爲隂,進六日爲陽,所以置閏。又 氏曰:古曆,十九歲爲一章。章有七閏,三年閏九月,六年閏六月,九年閏三月,十一年閏十一月,十四年閏八月,十七年閏四月,十九年閏十二月。若于後漸積餘分,大率三十二月則置閏,每月三十日餘,以日月會爲一月,則每月惟二十九日餘。每月參差,氣漸不正,但觀中氣所在,以爲此月之正,取中氣以爲正月。閏前之月,中氣在晦。閏後之月,中氣在朔。無中氣則謂之閏月也。閏法,詳黃瑞節說,及章歲積日圖,此不載。 又【博雅】牧閏,謂命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