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溟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míng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溟字寓意

【溟】 míng 〔〕a.形容潮湿、潮润;b.形容昏暗。 海:东。“北有鱼,其名为鲲”。

溟字解释

【溟】[①][míng][《廣韻》莫經切,平青,明。](1)小雨。参见“沐”、“”。(2)海。(3)幽深;迷茫。(4)指两极。[②][mǐng][《廣韻》莫迥切,上迥,明。]见“2涬”。

溟字诗词来源

【溟】寄语乘槎溟海客,回头来此问天河。初唐·作者:李乂《兴庆池侍宴应制》
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沧溟是我家。盛唐·作者:王昌龄《河上老人歌》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盛唐·作者: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盛唐·作者: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盛唐·作者:李白《草书歌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盛唐·作者:李白《上李邕》
四方上下无外头,一啜顿涸沧溟流。唐·作者:颜真卿《七言大言联句》
刘侯奉使光推择,滔滔才略沧溟窄。唐·作者:杜甫《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
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唐·作者: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东溟道路通秦塞,北阙威仪识汉官。盛唐·作者:皇甫冉《送钱唐路少府赴制举》
个身恰似笼中鹤,东望沧溟叫数声。唐·作者:顾况《酬柳相公》
忽然告我游南溟,言祈亚相求大名。唐·作者:苏涣《赠零陵僧》
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中唐·作者:李端《与道者别》
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中唐·作者:李益《过马嵬二首 其二》
同流不许分泾渭,一色应须到海溟。中唐·作者:刘长卿《淯水湍波》
大声嘈嘈奔淈淈,浪蹙波翻倒溟渤。唐·作者:刘景复《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
直至沧溟涵贮尽,沈深不动浸昭回。唐·作者:韩溉《浔阳观水》
方圆不定性空求,东注沧溟早晚休。唐·作者:韩溉《水》
身似星流迹似蓬,玉关孤望杳溟濛。唐·作者:吴商浩《塞上即事》
星彩满天朝北极,源流是处赴东溟。唐·作者:方愚《读孝经》

溟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溟】【巳集上】【水字部】 溟;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640第02【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並音冥。【說文】小雨溟溟也。【揚子·太 經】密雨溟沐。【註】溟沐,漸漬潤澤之意。 又海也。【十洲記】東王所居處,山外有員海。員海水色正黑,謂之溟海。通作冥。【莊子·逍遙遊】北溟有魚。 又瀴溟,水勢絕遠杳冥之貌。【木華·海賦】經途瀴溟。 又巊溟,山氣暗昧之狀。【左思·吳都賦】巊溟鬱 。 又杳溟,水勢渺深激蕩也。【郭璞·江賦】雷註杳溟。 又【廣韻】【正韻】莫迥切【集韻】【韻會】母迥切, 音茗。與瀴同。 又【集韻】莫逖切,音覓。亦小雨也。

与溟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溟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